到北京王府井大街的艺云数字艺术中心,走进“时空任意门”与“远古艺术之灵”相遇,近距离凝视精美的敦煌壁画,感受古老文化的源远流长;到位于上海的《三体·引力之外》沉浸式体验剧场,化身为“万有引力号”的舰员,登上飞船探索宇宙奥秘;追随《黑神话:悟空》游山西,在虚拟现实中飞越五台山的云海,穿梭于平遥古城的古街巷,站在壶口瀑布前,感受那份震撼人心的壮美……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让旅游实现从“游览”向“游玩”的转变,更使其成为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和精神享受。在近日举办的2024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智慧旅游沉浸式专业委员会年会上,与会代表认为,沉浸式体验几乎覆盖了文旅行业消费全领域,要把握时代机遇,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涵,积极探索科技创新、业态出新,切实推动智慧旅游沉浸式行业高质量发展。
科技注入 讲好文化故事
智慧旅游沉浸式体验的爆火,是技术与内容相互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旅游沉浸式是新质生产力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前沿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根据协会的调查,超过八成的受访者在旅游时愿意花更多的钱和时间去体验科技感更强的项目。超过五成的游客希望提升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在全球爆火,主要取景地山西受到全球玩家关注,山西古建筑的热度持续飙升,成为文旅产业的流量明星。“游戏的热度带动了山西古建游的热度,‘跟着悟空游山西’活动应运而生。”山西智胜传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文旅事业部总经理马晓敏坦言:“其实,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做山西文旅的宣传,但是这次以游戏方式去讲故事,打动了很多年轻人,使山西古建和文化焕发出强大的吸引力和认同感。”
马晓敏介绍,他们通过一个线下副本、一本通关文牒、一套周边商品、3条主题旅游线路和若干文旅活动的“组合拳”,让“跟着悟空游山西”的品牌效应持续放大。“近期,我们去景区调研发现,以往国庆过后,山西就会进入淡季,但是今年情况有所扭转。这让我们对今年春节的山西旅游充满期待。”
毗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京首家茅台文化体验馆坐落于此。流动线条的外墙装饰,纯白的主调颜色,让这里与周围商圈的氛围融为一体,吸引不少年轻人来此打卡。进入体验馆,游客通过狭长而又充满神秘感的序曲廊道步入展示空间,阵阵酒香扑鼻而来,光影效果不断触发,引导人们去解锁茅台文化。
“体验设计是茅台文化馆项目的突出特色,以文化为线索、以情绪为导向、以茅台品牌为内容,运用体验设计的方式去讲述茅台的故事,数字交互体验创造了独特的茅台文化输出方式。”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育推广与合作中心主任孙鸥看来,只有让传统文化活起来,让更多消费者参与和体验,才能让千年的酒文化更好传承,焕发新活力。
做强IP 激活文旅消费
过去一年,利用光影技术、虚拟现实等手段,豫园灯会打造了全新的视觉盛宴,同时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了路径。上海豫园华灯文化创意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谈文祺介绍,2023年恰逢中法建交60周年,他们将灯会搬到法国巴黎,原本72天的活动延长到80多天,不仅做到了微有盈利,还通过商业的方式传播了中国文化。
“灯会主题是‘山海奇豫记’,以《山海经》为文化蓝本做的。”谈文祺坦言,确实《山海经》的元素更符合欧洲人现在的审美,吸引了极大的关注。同时,灯会期间,每天有8场演出轮番上演,并设立了中华美食摊位,以及文创售卖摊位,80多天吸引20万人次参观。“相当于每10个巴黎人中就有1个看过这场灯会,其中,80%是法国人,20%是其他地方的游客和华人,这是出乎意料的。”
“灯会打造的是线下沉浸式的场景,我们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数字化+灯会的体验。同时,也会将‘山海奇豫记’的IP,包括‘山海朏朏’‘牡丹小仙’等,以产业化的方式带到所有消费者面前。”谈文祺说。
“三体”作为科幻IP,其小说及影视剧在国内外均取得了良好口碑。根据三体宇宙的官方数据显示,随着多语种出版和影视作品的全球发行,目前三体IP的全球粉丝数字突破3亿,约30%为12—23岁的学生群体,三体已逐渐成为跨代际和跨地域的文化符号。
9月22日,全球首个以三体IP为启发的创新线下体验空间——“三体四维空间”落地四川成都,这一创意空间融合了科幻与文创新消费,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个集体验、购物、阅读、休闲于一体的沉浸式消费场所,把科幻的想象力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三体宇宙商业衍生业务负责人刘淳介绍:“我们以三体IP为核心驱动力,正逐步构建一个多元化、创新性的科幻产业生态体系,深度促进‘科幻 ’模式的广泛应用与发展,特别是在文创与新消费两大领域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精雕细琢 升级游客体验
2024年,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文旅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机遇。科技的进步不仅为文旅产品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还为游客体验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优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文旅不再是大水漫灌模式的大投入,不再是毫无差别的千篇一律,而是量身定制、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要以内容为王道、以运营为导向、以情绪为根本的精雕细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无锡拈花湾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说,拈花湾文旅正在推进拈花湾等存量景区提档升级,推进“文旅+大娱乐”为主基调的无锡鸿山奇境等新项目的建设。
《长安十二时辰》是国内依托IP打造的标杆性文旅项目。陕西文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邹林丰透露:“我们正在原有街区基础上建设名为‘倾城之喜’的二期项目,在延续一期市井烟火气的基础上,让游客感受唐朝独特的浪漫氛围。”在他看来,二期和未来走出去的项目要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因为“科技和文旅的融合是未来非常重要的一个点”。
作为技术赋能的企业代表,商汤科技利用AI+AR技术推动文旅变革,提供虚实融合体验、AR导航、AI数字人等服务,赋能文旅企业,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例如,在三星堆博物馆,商汤科技与其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古蜀幻地》MR沉浸体验项目,为游客提供虚实融合的MR电影与导览服务,让游客亲身感受黄金面具、青铜神树等文物背后的精彩故事。
商汤科技数字文娱事业部总经理栾青期待:“伴随大模型的发展,未来商汤科技能够从对话、场景、体验的角度提供更好的服务,帮助用户更早进入到旅游场景当中去,获得更好的游览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