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1日,第二十二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本次论坛包括主论坛、主题论坛、创意管理峰会、智库对话、青年学者研讨会等多场活动。论坛以“新高峰:中华文化与强国建设”为主题,聚焦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创意、文旅融合与乡村振兴、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文化出海等话题,从政策制定、理论研究和产业实践等各个层面,为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新征程积极建言献策论。
“2025北大报告”项目在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指导下,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向勇教授主持,预测2025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是:
1.数字技术催化文化消费分级与场景重构
2.文化IP深度开发推动跨界共融成为潮流
3.“低空经济+文旅”打造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4.数字平台驱动文化产品个性化定制与服务消费
5.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走向全面深度融合
6.数字治理体系完善助推文化产业有序高效发展
7.数实融合提升文化遗产展示水平与保护利用成效
8.“引培用”人才机制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9.国际文化合作与全球艺术传播彰显大国风范
10.文化消费提档升级带动创意产业品质优化
2025年度
文化产业发展十大趋势
1.数字技术催化
文化消费分级与场景重构
新型数字体验正不断打破时空界限,创造出新的文化消费场景,推动数字文化资源的规模化转化、共享化使用与集成化应用,为文化产业开辟了广阔的数字蓝海。
2.文化IP深度开发
推动跨界共融成为潮流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的跨界共融模式,提高了文化IP的市场竞争力,也带来了更多的IP新业态和新模式。
3.“低空经济+文旅”
打造文化消费新增长点
低空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这不仅是技术与文化的结合,更是产业创新和消费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4.数字平台驱动文化产品
个性化定制与服务消费
数字平台为用户带来了更为丰富、个性化且互动性强的文化体验,构建起涵盖内容订阅、线上体验及线下延伸的全流程服务生态,让消费者转变为积极的创作者与深度体验者。
5.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
走向全面深度融合
中国文化产业将与乡村振兴进行更为深度的融合,实现乡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不仅将满足人们对“诗和远方”的美好向往,也将成为推动当代中国乡村实现美丽“蝶变”的新动力。
6.数字治理体系完善
助推文化产业有序高效发展
在数字治理体系不断完善的推动下,未来文化产业数字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将实现更高程度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将涌现出更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
7.数实融合提升文化遗产
展示水平与保护利用成效
在数字化浪潮的影响下,数实融合极大地提升了文化遗产展示的互动性、趣味性、体验感和沉浸感,正成为推动文化遗产展示、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力量。
8.“引培用”人才机制
促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通过精准引进、全面培养及高效利用人才资源,推动文化产业人才结构向多元化、高层次升级,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与发展动能。
9.国际文化合作与全球艺术传播
彰显大国风范
文化强国战略犹如气势恢宏的大写意,而中华文化的精准化国际传播则是其传神写照的工笔画,中国文化企业应不断推进跨文化交流合作,积极探索“文化+”国际合作的新模式。
10.文化消费提档升级
带动创意产业品质优化
文化消费将更加多元化、个性化,将更加注重体验性和互动性,将与其他行业进行更多的跨界合作,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